环境优美示XX县区城创建交流材料在争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XX县区”的工作中,县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宣传任务、突出宣传重点、广泛发动、深入宣传、扎实教育,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舆论引导作用,全面打响城乡环境长效治理宣教战,形成全民动员,家喻户晓,各方支持、参与、融入、推动的良好创建格局,确保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本县“一城一镇十六村”成功入围全省首批“五十百千示范工程”,20XX年6月14日,正式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环境优美示XX县区城”,也是我市唯一的环境优美示XX县区城。在此实践过程中,我们得到众多经验和启示。一、主要做法一是电视报刊新闻媒体宣传并重,积极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旋律。组织广播电视台(有线台)制作出一整套时间连贯、内容详实、形式多样,具有较强宣传性、总结性的影音数据资料,如统一调整版面,开设“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XX县区”专栏(专题),迅速传XX县区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集中宣传创建现实意义和要求、滚动播(刊)发“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公益广告和标语,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展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增强群众对创建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景的心理预期,让全县群众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发展优势、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在创建过程中,县电视台、《周讯》、县政府网和党政网发稿动态新闻3000余篇,制作访谈节目和刊播(载)评论20余期,推出各类先进典型40余个,在市级媒体刊播新闻50余篇,省级媒体发稿30余篇,《日报》、《农村日报》、《日报》头版头条对我县创建工作给予了综合报道。二是传统形式与现代通讯手段共用,吹响社会群众广泛参与创建的集结号。为了发动全县人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广播车、广告牌、手机短信、显示屏、走村串户、展板等宣传手段,营造社会氛围,统一思第1页共4页想、凝心聚力,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我县在政府门户网页上建立一个争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XX县区”网络宣传板块。通过这一平台,从政策规定、工作动态、乡镇、行业、部门进展等多角度、多层次对“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XX县区”建设情况,特别对成功入围的“一城一镇十六村”进行宣传。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通讯公司开通了36500部固定电话接听宣传铃声,每周一次按时向42多万部手机发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短信;在全县80辆出租车车顶电子显示屏持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据不完全统计,在宣传动员阶段,全县共召开职工会、村社干部会、报告会、形势宣讲等会议1240余场,举办大型签名宣誓大会30余场,悬挂宣传标语1640余幅、电杆广告200余幅,设置专栏橱窗650个,发放宣传单30万份、倡议书3.4万份,开展问卷调查1.5万份,走村串户2万余次。三是现场宣传与群众性教育相结合,打响城乡环境长效治理宣教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只全民积极行动起来,扎实推动,才能达到预期。要把争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XX县区”的工作引向深入,就要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搞好宣传发动。各乡镇XX县区级各部门走村串户宣讲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我县争创的意义和优势,教育引导群众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理解,赢得群众的支持,获得群众的信任。在全县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将创建工作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环节,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和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创建工作不断纵深开展,实现了由“我要创”向“齐参与”大转变。二、几点启示启示一。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和工作原则,其实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我们把基层和群众视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体,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将党的宣传思想工第2页共4页作的优良传统与创建融为一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上下联动,充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