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渠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东送集团云南弥勒褐煤提质及干馏工程中的一部分。本工程设计引用流量 5m3/s,加大流量 6m3/s,工程等别 W 等,4 级建筑物。其中明渠部分全长 46.95m,渠底宽 1.4m 至 1.8m,渠深 1.8m,底板采用 C20 混凝土厚 10cm,边墙为 M7.5 浆砌石。渡槽共 10 跨,单跨 10.5m,全长 105m。渡槽宽为 1.8m,净宽 1.4m,深 1.65m,为钢筋砼结构,底板厚度为 20cm,侧墙厚度为 20cm,结构详见施工图设计文件,本套图纸坐标采用 1980 年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年国家基准高程系。二、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项目区 1:500 测绘图、场地工程地质调查报告。2、规范手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渡槽(第二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DL5169-2002T+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三、明渠部分2渡槽前后段修建明渠接原渠道,明渠采用矩形断面,C20 混凝土底板厚 10cm,边墙为 M7.5 浆砌石,渠顶宽 50cm,C15 混凝土压顶厚 5cm,渠壁采用 M10 水泥砂浆抹立面厚 2cm。布设本渠道施工所需导线、水准点,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全站仪打出轴线控制桩,施放出各点,并做好记桩工作。进行渠底开挖时,开挖边坡为 1:0.5,如遇到淤泥等情况,应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加大挖深,再回填砾石以确保基础稳定。渠底开挖后基础要进行夯实,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 0.94。夯实完成即可进行边墙底部浆砌石的砌筑,砌筑至预定高程后,安装模板,进行渠底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渠底混凝土浇筑后砌筑边墙、压顶混凝土的浇筑及边墙抹面。最后边墙外侧进行土石回填。边墙砌筑及底板浇筑时应预留沉降缝、伸缩缝。渠道段和渐变段边墙均按 10m 长分缝,底板混凝土按 5m 长分缝,分缝部位进行止水处理,分缝止水材料采用单层油毛毡止水。新建渠道、原渠道及渡槽衔接处采用长 10m 渐变段衔接。边墙高由渡槽 1.65m 高渐变到新建明渠的 1.8m 高,又由新建明渠 1.8m高渐变到原渠道的 2m 高。新建明渠与渡槽底宽都为 1.4m,原渠道为1.8m。四、渡槽要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1、施工准备组织工人进场,共设三个施工班组:机械施工组主要进行前期基槽开挖,施工一组主要负责钢筋及模板制作,施工二组负责砼浇筑3施工;根据施工情况合理配合相应的人员、机械,及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