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市)二零零八年,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调控资源供应、维护农民利益、坚持依法行政、有效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管理方式改革和体制创新,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工作,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国土资源行政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全市在资源保护、资产管理和服务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强化资源保护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措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始终守住“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这条底线,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巩固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成果,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坚决防止和杜绝擅自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随意变更土地用途等现象,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行为。围绕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建设。二零零八年全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共有进库项目274个,总面积6.73万亩,已全部实施到位并通过省厅验收,共净增耕地2.3万亩。加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土地复垦开发。积极抓好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二零零八年共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1.98亿元,项目建设规模12.95万亩。充分发挥土地复垦的综合效应,坚持将土地复垦与老庄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相结合,达到复垦一片土地、疏浚一条河道、修筑一条道路、美化一个村庄、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二、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保障合理用地第1页共9页在国家土地宏观政策进一步从紧、全市用地计划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在全系统开展了“破难题,保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及时提出了保障全市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思路和措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眼睛向内,依靠自我,苦练内功,挖掘潜力”的观念,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抓手,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一是通过规划修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为确保市级以上基础设施、能源等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沿江开发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和主要城市、城镇建设的用地需要,经批准,全年全市共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9次,涉及乡镇38个,其中重点镇11个,解决了1.6万亩拟建设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问题。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有效解决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紧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过高等实际问题。二零零八年,省下达我市农用地转用计划7090亩(其中耕地4610亩),经过争取,又追加折抵置换指标农用地计划6490亩(其中耕地5192亩)。积极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全市共争取2000亩周转计划。此外,3月中旬,省政府同意核减了我市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启动区中的全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及近期建设涉及的部分基本农田,共计1.2万亩。三是科学合理使用用地计划指标。本着“保重点、控一般”的原则,优先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以及市级以上重点工程、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沿江开发的建设项目,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市和市(区)两级合理分配,对一些急需建设重点工程项目通过纳入省或省以上土地利用计划以及市一级内部调剂解决土地利用计划,全力保障全市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沿江开发用地需要。全年共争取省控农转用计划3181亩(其中耕地计划2512亩),为药业城、泰东河工程、垃圾填埋场、泰高路等项目解决了用地计划,并节省了2300多万的资金。四是全力以赴开展用地报批工作。努力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开展用地报批工作,全年全市共上报农转用、征用72批次(含遗留或违法补办6批次),报批用地总面积2.621万亩,农用地转用1.6678万亩(其中耕地转用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