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秀丝语品牌故事VIP免费

南秀丝语品牌故事_第1页
1/3
南秀丝语品牌故事_第2页
2/3
南秀丝语品牌故事_第3页
3/3
1 南秀丝语:江南水乡飘出的那一抹色彩丝带“记得那天晚上父亲把10 万块钱递到我手上的时候,我双手发抖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惠兴高中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第一份工作是在桐乡老家高桥镇的一家纺织机械厂当安装工人,每个月有65 块钱的工资,同学们羡慕得直流口水。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大麻镇的一家纺织厂新购进了一批设备,但是不会安装, 跑到周惠兴打工的厂里来取经,无功而返。周惠兴和几个同事在厂门口的草坪上抽烟聊天,看到一队人马悻悻的溜出厂门,一个同事扯起嗓门问门卫: “他们来干什么的?”那边回答说是来厂里“偷”技术的。“‘偷’什么技术?” “好像是安装机器! ”“快!快把他们叫住,问清楚到底是不是安装纺织机器?”周惠兴掐灭了半截烟头从草坪上蹦起来。这件事后来居然破天荒的谈成了,周惠兴每天下班后便骑个破自行车从高桥赶往大麻给对方搞安装, 忙活了一个星期, 把对方的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 对方给他付了800 元工钱,还一个劲的道谢,就差没跪下来磕头了。一星期就赚回了一年的工资,这打工的事还干个鸟!1996 年,周惠兴从纺织机械厂辞职出来。干什么呢?桐乡最发达的就是丝绸业及其衍生出来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周惠兴父母在内,这里的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据说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人养蚕的历史就是从这里起步的,所以这里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都尊称蚕为“蚕宝宝”。“蚕宝宝” 所诞下的丝绸走过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后,还经近代史上一位桐乡籍商贾之手首次卖到日本⋯⋯看来,要想赚钱还是得从这里找到突破口!此后几年,心怀大志的周惠兴便以打工的名义混迹于桐乡及杭州的一些纺织厂、印染厂和批发市场,特别是1998 年起在杭州丝绸市场长达两年多的“打工”期间,周惠兴看到了人生的希望。2001 年,时机已经成熟,周惠兴决定创业,做丝巾,这是他在杭州丝绸市场上嗅到的商机。但是没钱,周惠兴生性豪爽,不是仅通过打工就能攒得下钱的人。家里也穷,父母都是养蚕、种榨菜的,乡里乡邻的都是干这个。父亲跑断了腿、抹尽了颜面,给周惠兴借来十万块钱。记得那天晚上父亲把周惠兴叫到床前,从床下的柜子里摸出很厚一摞钱递给周惠兴时,接过钱的周惠兴双手不停的发抖,那是心在颤抖!“原以为稳赚的单子结果一下子亏了40 万,吓得我的两个姐夫都跑了”有了这笔钱,加上两个姐夫也出了一点,周惠兴在桐乡市郊租了一个三层楼的民房,创办了桐乡市南秀丝语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以丝绸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秀丝语品牌故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