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反应能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关系的是()①2HClO4+Br 2( 气) = 2HBrO 4+Cl 2②2NaBr+Cl 2 = 2NaCl+Br2③2KI+Cl 2 = 2KCl+I2④2KI+Br 2 = 2KBr+I2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之比为2:3:3,向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 Br﹣的个数比为7:3(已知还原性I﹣>Fe2+>Br﹣>Cl﹣),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5:4 B .4:5 C.5:12 D.12:5 3、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 Br 2B.将 Cl 2 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D.在 KBr 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 2=2I﹣+Br 24、除去 Cl 2 中混有的少量HCl 气体,可将气体通入()A.苛性钠溶液B.饱和 NaHCO3 溶液 C .澄清石灰水D.饱和氯化钠溶液5、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④SO2 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A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全部6、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7、向 NaI 和 NaBr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残余物,最后剩余的物质是( ) A.NaCl、 I 2、Cl 2 B.NaCl、I 2 C.NaCl、NaBr D.NaCl 8、下列关于I-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升华现象 B.能使淀粉变蓝 C.无色无毒 D.呈紫黑色9、将一定量的Cl 2 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反应过程放热) ,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 ClO-和 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 )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 ClO3-可生成 Cl 2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10、甲、乙、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