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1. 评价基本要求规范要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以下简称 《规范》)的要求 :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2.评价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3. 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事故危险;(2)对存在的危险进行危险分析,按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整改进程;(3)总结企业原有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绩效,明确推进安全标准化需要改进的目标.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