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第 2 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二里头遗址 A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传说与文献中的夏朝:转折: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国家。(1)社会特征: “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2)统治者更替的方式:“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国君世系相传以为礼)(3)国家特征:设官分职,夏王有文武官员;有军队;有监狱、刑法镇压反抗传世文献(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尚书》《史记》《竹书纪年》 《左传》《礼记》二、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二里头遗址) ——考古印证文献的记载:二里头遗址(1)时间:距今 3900—— 3500 年,已进入青铜时代(2)地域:河南偃师 二里头 (中原地区)(3)政治: 社会分化产生(依据:有宫殿式建筑出现)(4)社会经济: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畜牧业) 。(5)文化: 进入青铜时代(依据:青铜器、玉器多用于礼器和祭器,与文献记载“礼仪以为记”相吻合)(6)意义: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特点: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结论:夏是否存在,史学界没有定论, (因为 没有夏王朝的直接文字记载,因此我们只能说二里头文化遗址很可能 就是夏文化, 而不能说绝对就是。 从而 理解到要真正弄清文献中的夏朝与考古学上二里头文化的关系,有待新史料的发现和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并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二、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把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加以互证的方法)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首倡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也是他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方法,即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如甲骨文字、殷周金文、 汉晋简牍、 古器封泥等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解。二重证据法提倡古史研究“当以事实决事实,不以后世之理论决事实”,为古代历史考证开拓了新的途径。(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一种研究古代历史的方法,即用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相互印证来解读历史)二里头文化反映的历史信息(河南偃师)社会等级分化比较明显,已进入阶级社会;礼制发达;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存在饮酒之风4. 从二里头文化遗址提供的信息中,以下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产生了阶级分化 B. 已进入青铜时代 C. 城郭沟池以为固 D.农具广泛使用金属工具8. “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