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 2010 届高三(上)质量检查(理科)数学质量分析第 11— 15 题:题组长:同安一中林建南第 11 题: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求常数项,属于基础题,考查简单的指数运算和组合数计算。需要辨析基本概念和和能进行基本运算。建议:非主干知识块的常考题型应训练熟练度和准确率,复习应回归基本公式、基本概念,不需拓展太深太宽。第 12 题: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问题,要求考生掌握处理函数零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属于常规题型。 考查转化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做得较好。建议:此类问题除了要掌握常见考法和练熟基本方法外,应注意题型翻新和创新题,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适当渗透。 主干知识中零碎的重要考点应常考常抓,引导学生加强归纳整理, 这是重要的得分点, 而且此类问题的难度不大, 可以短期突破。第 13 题:本题考查《直线与圆》这一章中的线性规划问题,属于常规题型。考查数形结合思想, 考查数学式子的集合意义和求最值问题。中等生基本都能作对。建议:《直线与圆》这一章现在高考有所弱化,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化处理,忽略它的基础性, 淡化解析几何的思想, 我们应该重视该章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处理集合的方法。 复习过程中, 应注意约束条件中含有参数问题,注意灵活多变的目标函数,注意平面区域的面积、分割等图形变化题。第 14 题:本题考查正态分布的正态函数图像和求指定区间的概率问题,属于不常考题型。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转化联系能力。难度较小,得分率比较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分。建议:统计问题属于新增内容, 近几年逐渐备受青睐, 应引起重视。 特别地,正态分布是新旧教材交替时就逐渐过渡的知识,而且近几年的省质检都有出现,但高考仍迟迟没有考,应引起高度关注。复习可以先考虑常见题型就可以了。第 15 题:本题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考查三角的化简运算和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最值性, 考查数列的分组求和等基础知识, 属于综合问题和创新题,难度较大,只有少数能力较好的学生答对。建议:第二轮的复习应该开始涉及综合题的训练,通过综合题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思维。知识交汇题这种题型需要加大力度,让学生多见多练,可以从简单题开始,然后循序渐进,不可放弃。第 16 题:题组长:湖滨中学李明一、考查知识、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和差、倍角的基本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