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所众知, 自古至今的所有中外哲学,所要解决的无非是三个根本问题:一是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问题, 人们称之为哲学发生论;二是现实世界的本质与基础问题,人们称之为哲学本体论; 三是社会与人生的理想问题,人们称之为哲学价值论。老子的道论把这三个哲学问题合在一起加以探讨。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中国哲学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由之,中国哲学的体用论而具雏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此,中国哲学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也正式建立。道,不仅成为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 亦成为中华民族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从古至今, 多少圣贤志士都毕生竭力于求道、学道、闻道、得道、悟道、体道、行道、宏道,为的是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以说, 老子建立了一座道的丰碑,诸子百家环绕而敬仰之,得大道之滋润,用大道而生辉。换言之,老子的道论是超乎学派的,没有封界的,一切愿意穷根究底和需要安身立命的人们,都可以到大道里面去寻找答案。当然, 中国人对道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诸家各派见仁见智,千差万别。 这是因为大道渊深,非常人所能透澈地把握;大道富有,各家只能得其一隅。大道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我们时刻感到它就在身边;大道似乎离我们很近,但我们总难穷其底蕴。老子早已告诉世人,道超言绝象,不可定义,用语言是难以表述的。但他毕竟留下五千言,以寄言出意、随说随扫的方式, 向人们描绘了大道的仿佛情形,表达了他体认大道的感受,使我们在无所适从的情况下,懂得如何去亲近大道,沟通大道,体认大道。老子的后学及其诸子百家,也各从不同角度和倾面探讨了大道的丰富内涵,对我们的修真体道大有裨益。总之,通过对《道德经》这部千古奇书及有关道家典籍的研读,可以去领悟这位大哲精深博大的思想,进入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在《道德经》 中,“道”字前后共出现了七十三次,可见其重要性。 但在不同章句里,“道”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归结起来,老子的“道”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 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 法则意义, 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是老子哲学中“道”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他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它先天而存在。无声无形,杳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