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共同体”[合集]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与措施[摘要]目前,我国城乡社区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居民对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等。因此,积极的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不可比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区学习共同体”与社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同的特性,这就需要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共同发挥其实践作用,才能使我国城乡社区居民的普遍素质提高,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本文将就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及措施进行阐述。[关键词]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的涵义是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这些学习者与助学者有着相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团体环境下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分享资源,相互帮助,沟通、交流学习心得与方法,激励肯定,共同体验新的学习任务,从而在学习中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社区学习共同体(communitylearningcommunity)”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形成的非正式的学习团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人们在社区中寻找一种自由放松、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达到补充自我能量的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对象具有广泛性;学习资源具有整合性;学习目标具有时效性;学习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研究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与措施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社区学习的参与者主要是非学习、非工作的成人以及一些弱势群体。社区教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民教育的全纳化问题。社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依旧存在普遍认知程度不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育资源匮乏等诸第1页共6页多问题。因此,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要求“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民间群众团体,它是草根阶级接受全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培育这样的民众团体,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度、大范围的普及措施,使所有城乡的社区都能够形成一个和谐、向上、高效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社区中广泛存在着“社区学习共同体”,才能使一些对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基础的群体不自觉的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够提高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二)改善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社区教育是在社区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居民情况提供学习资源的普及性教育。而我国一直以来的社区教育观念是建立在统一模式基础上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形式都单一化,不能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育。许多社区工作者重视政府的引导,忽视社区本身发展状况,在得到了政府支持之后,又不知所措。“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使社区工作者树立了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互助学习,改变了以往“包办代替”的思维定式,创新了新型的社区教育模式,使社区教育发展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成人自学的需要在社区中,成人学习的内容非常单一,枯燥,大多数学员都是应付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差,觉得社区教育没有什么可学的,导致社区教育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社区学习共同体”则是根据成人学习的特征给予学习者强烈的学习欲望,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借助各种不同的手段发挥个人的潜力差异,倡导协作式学习,创造高效能的学习环境。(四)创造和谐社区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队伍不断壮大,告别了曾经的大院与火炕,人们普遍感觉孤独,对社区及邻居没有热情,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居民没有归属感,第2页共6页和谐社区建设就鞭长莫及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将居民以学习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创造和谐社区,就要从人本出发,将人与人用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