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会馆[刘老根会馆指破坏文物,板子该打谁]赵本山的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文保人士实名举报其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为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该会馆被改造成最低消费18万元的私人会所,且怀疑在装修中被改变原貌,屋顶增加罩棚,院内设游泳池等。为此,XX省文物局介入调查。古人认为“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皆是大煞风景之举。好端端的文物会馆,被粗暴肢解,不仅大煞风景,还伤害文物,挑战《文物法》。有人说。“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钉子。”难道只要能赚钱,文物就是工具。“晋翼会馆”就是下金蛋的老母鸡。当然,板子不能只打在赵本山等人身上。据报道,本山集团为装修这片建筑群耗资6000余万元。如此庞大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如此动作也不可能不宣而行。试问相关文保部门、规划部门、城建部门哪里去了。其实,一旦了解相关部门的暧昧态度,就会知道“晋翼会馆”遭遇今日被肢解的局面,这并不奇怪。当举报者曾一智煞费苦心地紧急举报后。XX县区文物部门却以“会馆只是加盖了罩棚,没有动文物本体”“只是进行内部装饰”打发举报者。而事实上,XX省文物局相关人士已经透露,从到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反馈的情况看,举报者反映的有些情况还是实事求是的。这足以说明XX县区文物部门何其不负责任,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意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诡异的是,举报人曾一智两次向XX县区文委举报,随后均接到本山传媒集团工作人员的电话。称要“沟通”,“有什么事当面谈一谈”。换言之,曾一智作为举报人的信息已被XX县区文物部门透露给被举报人本山传媒集团。而《信访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被揭发的人员或者单第1页共2页位。对历史文物应该多一些温情和敬意,因为文物一旦被破坏,将面目全非,城市就会失忆,甚至贫血,这样的常识还要重申多少次。刘老根会馆到底有没有破坏文物,我们期待XX省文物局的调查结论。点评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有力地剖析出“刘老根会馆破坏文物”的背后,既有赵本山和他的传媒集团罔顾《文物法》的因素,也有文保部门、规划部门、城建部门等相关部门“助纣为虐”“推波助澜”的原因。本文眼光独到,语言犀利,引经据典,可谓字字饱含作者的不平之气,句句入木三分,让人大感痛快之余,又引人深思:在频遭破坏的文物面前,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呢。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