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主题:冷战及美苏对峙欧洲联合的两个阶段:欧共体、欧盟三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不结盟运动三个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标志近三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2019 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2018 年冷战古巴导弹危机选择题15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纳米比亚独立选择题1422017 年 战后美国新经济特点选择题1522016 年美国经济发展、苏联解体原因材料解析题17(1)(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尽管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但是世界在整体上保持了和平状态。在这种和平环境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自我调节措施,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在改革中曲折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民主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考纲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的发生开始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表现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德国的分裂背景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危机1948 年 2 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 6 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11 个月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