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起草中大标题和小标题写作的技巧 标题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文章的写作、文章的质量、文章的宣传效果影响很大,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就领导讲话来说,有大标题,还有小标题,我分别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先说大标题 大标题就是文章的总题。领导讲话的大标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交待讲话的场合。如****同志《在纪念彭德怀诞辰 9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种类型是交待讲话的内容。如 17 年 2 月 27 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题目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个标题比较具体地交待出讲话的内容,告诉人们讲话中阐述的是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再一种类型是概括讲话的主题思想或基本观点。这类标题是反映主题的一个命名,也可以说是主题的眼睛,是讲话的各类标题中最讲究、最具艺术性的一类。从形式上看,这类标题多数在大题之下还有辅题,主要是交待讲话的场合,但也有的没有。例如,1943年 11 月 29 日,毛泽东同志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发表讲话,题目是《组织起来》,开篇就说:“我想讲的意思,拿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可见,《组织起来》这个题目正概括了讲话的主题思想和基本观点。这个大标题下就没有辅题。 比较三种类型的大标题,第一种比较简单,后两种比较讲究,设置这样的大标题,一般应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准确恰当。就是要准确地概括讲话的内容,恰当地反映讲话的思想,防止设题过宽或过窄、过高或过低,避免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严禁文不对题或题不符文。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就是成功的范例。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的实践经验,围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深刻论述了经济建设中的十个关系问题,而且是十个非常重要的关系问题。所以,标题中的“十大关系”,无论从数量上说,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概括得十分准确。倘若把“大”字换成“个”字,概括的质量就逊色许多,也失去了第 1 页 共 4 页原有的精神。而下一个“论”字,又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理性特点。 二是明确清晰。不论是提示内容,还是表述观点,标题的含义都必须清楚、明晰、确切、干脆、毫不含糊。否则,就失去了标题的意义。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1945 年 1 月 10 日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的《精简机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