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创设精彩课堂 枣阳南城梁集中学 苏红琴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见识了电脑游戏的精彩刺激、电视节目的搞笑新奇、3D 电影的如临其境的学生,开始厌烦老师的单调讲解,厌烦一位老师、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沉闷课堂,他们呼唤生动形象、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课堂。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必然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语文课来说,我认为在新课导入、创设氛围、朗读教学、突破难点这几个环节时,使用信息技术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情景导入,开启智慧。 巧妙的新课导入,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运用多媒体放映图像,再配合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他们进入到文本中去。 在我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放映给学生看,我在旁边朗声讲解:“看!多美的地方!牛羊成群,绿草如茵,林木环绕,碧波荡漾,这里是生命的绿洲,这是人间的仙湖!再看这里,一望无际的沙漠,荒凉的戈壁滩,地上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中不见一只鸟,这里被称为死亡之地。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同一个地方——罗布泊!罗布泊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去探寻答案。”前后图景对比强烈,让人触目惊心,再加上老师的提示语,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文本,认识到人们盲目用水造成的危害,对人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痛心疾首。上《落日的幻觉》时,我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落日的美景,美丽的落日、绚烂的晚霞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许多学生啧啧称奇。我在旁边提出疑问:“同学们,落日真美啊!可是,我对这美丽的落日,心里有许多疑问:为什么它的颜色如此深黄、殷红?为什么它背后的天空会出现神秘的蓝灰色暗弧?为什么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为什么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变扁了,变大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帮我解决这些疑问。”学生们从图片中已注意到了我说的落日的这些特点,一个个陷入沉思,然后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很快地找出了答案。二、创设氛围,融入文本。在语文课堂中,有时会出现让老师尴尬的场面: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老师陶醉其中,可学生无动于衷。这时运用信息技术,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特定的氛围中,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从而避免这种尴尬。记得上《雷电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