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地震中的父与子后庄小学五年级 王建华学习要求:• 1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子了不起的语句,• 并体会其含义。• 2 、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全班交流,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句子一: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句子二: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句子三: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句子四: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他便埋头接着挖。句子五: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全班交流,感受阿曼达的了不起• 1 、男女生分角色读父子对话。思考:阿曼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 、品读阿曼达说的话。1• “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2• “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小练笔:• 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年仅 7 岁的阿曼达,在废墟下,没有水、没有食物,里面一片漆黑,恐惧的叫喊声、哭声,一片混乱……此时他会不会感到绝望、害怕?如果你是此时的阿曼达,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可能对小伙伴说些什么?你会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他们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拓展阅读• 2008 年 5 月,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个父亲从 12 号下午就开始用手,一个人挖,什么话都不说,默默地挖,很快双手就流血了。他没注意,只是不停地挖。后来,武警来了,看他那么惨——双手指甲已经掉光了,让这个父亲别挖了,他们帮他挖。他不说话,一个人继续挖。于是,武警和他一起挖。挖了三天三夜,他不吃东西,偶尔喝点水,从不说话,不哭也不叫。第三天夜里,他看到儿子,突然笑了——很温柔地笑了,但是他儿子已经变形了。他请武警一起开识抬预制板。儿子被挖出来后,他轻轻地把儿子放在地上,找来水和纱布,给儿子擦身子,梳头。很轻、很温柔,他始终微笑着。武警看了都想哭,又不敢劝他。• ®• 擦完,他就把儿子抱起来,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