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1 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2 列式计算:4 是 9 的百分之几?50 是 200 的百分之几?3 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4 出示课件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5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单位 1,并独立解答。6 揭示课题: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题 3。(1)(出示例 3)指名读题。(2)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单位 1,并画出线段图。(3)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4)启发学生思考: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比较?哪个量是单位 1.(板书:增加的÷原计划的)(5)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 名同学板演)(6)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7)比较两种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2 将例 3 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如何解答呢?(1)提问:这道题中是那两个量进行比较?把哪个量看成单位 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列式,老师板书。(14-12)÷14(3)比较观察 :将例 3 改变问题后的列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除数发生了变化? (三)拓展应用 (1).分析数量关系。(a)求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b)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c)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2).操场上有男生 25 人,女生 20 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总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