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安安是个聪明、可爱,但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每当在组织活动时,如果老师不提醒他的情况下,只见他从椅子上不是跪着,就是早已跪在地下,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对于他感兴趣或想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举手时,我说:我要请会坐着的小朋友先回答。这时,他边举手边坐直,能坚持一会儿。对于他的教育方式还真是很难找到突破口。 在一次户外游戏时,我发现他总一个人玩,我走过去问他:“安安,你的朋友呢?”他说:“我没朋友。”我问:“为什么呀?”他说:“我老挨批评。” 我问:“那你为什么挨批评?”他说:“我老做错事。”我又问:“你做了什么错事?”安说:“学本领的时候不会坐椅子,小朋友打球,我抢球。”我问:“那你为什么做错事?”安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从谈话中,可以听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但不知如何做)再有一次,他坐在小组里大声说“不是我”(边说边用手乱打)我问:“安安,你怎么了?”他说:“他们说是我弄的,不是我。”我说:“那咱们再调查调查。” (我们组织小组活动,每组一起在做玩具,组里的纸撕了,大家都说是他弄的。后来调查结果,不是安安,是旁边的小朋友,而这位小朋友是大家公认的乖孩子,不可能是她,安安比较闹,由此就怪罪于安安)从两件小事例看,安安在班里是有些淘气,班上确实很少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还经常在小组里受排斥。其原因也是由他自己造成的,管不住自己,影响小组。对于安安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想到一个办法——用眼睛和他说话(用眼睛提醒他的行为)于是,我和安安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安安,你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朋友?”他表示愿意。我说:“我告诉你一个办法——管住自己,你能管住吗?”他说能。我说:“我跟你有个暗号,当你管不住时,我会用眼睛提醒你,你觉得怎么样?”他表示同意。就这样,经过这一段时间,现在提醒的次数越来越少,就在这一周安安表现得非常好——坐姿端正(不用我单独提醒),讲故事时提问明确、清楚,在周五下午评选接送班长中,全班一致推选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反思:安安是有个性的幼儿,由于自身的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与班级幼儿的人际关系。因此,如果教师还一味地总提醒或叫他的名字,只是会使他更孤立于集体。我用眼睛提醒他,与他进行暗号的交流,从原来赤裸裸的提醒变为隐性的提醒(只有他和我知道),从而保护了安安的内心或说行为的变化。从而慢慢地大家看到了他具体行为的变化,也逐步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