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江西:消失的农业大省(转摘自新浪财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唐代诗人王勃对江西的评价。然而,紧靠珠三角、长三角和闽南三个经济发达地区,背靠长江天然航道,良好的区位优势并没有让江西发展起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江西周边的中部兄弟省份都快速发展起来,把江西甩得越来越远,江西被外界称为“中部地区的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成为江西当务之急。在赶超发展的冲动下,江西正在发生着什么?其赶超发展会否演变成盲目发展,以致出现产业重构、生态被污染破坏、耕地被侵占等现象?《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试图寻找江西冲动发展产生的不良后果,希望其能走上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长江中游南岸的江西省彭泽县正在创造难以置信的征地速度。4个月时间完成了定山工业区4800余亩征地,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红光片区涉及10个小组1300多村民的2300余亩征地,用2个多月时间完成了矶山工业区的1800余亩征地和267户、51000余平方米搬迁,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山南新区4300多亩征地……与征地速度相对应的是,一些传统的重化工业项目开始迅速在江西长江沿岸布局。《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江西布局的沿江十大产业项目中,除造纸项目外,还包括1000万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及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3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等。经济发展一直落后的江西,其发展的渴望在2012年变得更为强烈,其发展的冲动则已近疯狂。而在发展冲动的背后,则隐藏着农民失地、耕地侵占、生态遭破坏等种种危机。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江西的定位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在工业发展冲动的作用下,江西能否保护好长江中下游的水生态,能否保持其农业大省的位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负荷”下的长江在去年底迈入“万亿元俱乐部”后,江西在2012年开年即开始实施新的计划。“充分利用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成为江西新的目标,并布下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并加快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修编进程。本报记者获知,“十大产业工程”包括1000万吨优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及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300万理文造纸项目等。在2月1日的江西“两会”上,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达了希望九江沿江开发“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的愿望。据了解,修编中的《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划定的范围涉及九江市区及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和彭泽县等,可供开发面积为76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九江市城西及城东港区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石油化工等产业,湖口、彭泽等地重点发展电力、钢铁、化工等产业,九江县、瑞昌等地重点发展建材、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记者在湖口、彭泽等地调查时发现,各地官员以“5+2”“白+黑”的饱满热情四处寻找产业项目落地。“我们是全县41个招商小分队的成员单位之一。”彭泽县工信委副主任汪张文说,亿元以上的项目是招商重点。除上述化工企业外,记者在江西九江沿江地带见到,重化、化工、钢铁及水泥等耗能、污染型项目在彭泽矶山化工园、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及九江城东、城西港区等长江岸线密集布点,这引起长江下游部分城市的不安。九江瑞昌市对岸是湖北省黄冈武穴市,“江西人发财、湖北人受害”是湖北黄冈居民对南岸的怨言。江西水利部门较早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江九江段平水期、枯水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岸边污染带,近岸水域水质明显劣于中泓水质,九江石化总厂、龙王墩排污口为九江段两个最大的污染源。虽然江西方面认为长江有较强的纳污能力,但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水量大减的现状加剧了长江的负荷。江西布局长江的“规划”很快将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制度约束。水利部2月16日发布消息,我国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疯狂的“圈地”在江西官员看来,仅有港口资源是不够的,“土地”才是各地发展经济的“王牌”。谁拥有足够多的土地就意味着能引来投资强度可观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