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致空气》课件VIP免费

《致空气》课件《致空气》课件《致空气》课件
致空气致空气25/3/6 邵燕祥(1933--- ) 1933 年出生, 1951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 1955 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出版诗集多种; 1990 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25/3/6 教学目的: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2 、体味诗歌的情感 3 、了解象征的手法25/3/6 诗歌朗读25/3/6 讨论: 1 、结构: 2 、情感:节 1 :总括空气的特点。节 2-5 :从几个方面讴歌空气。节 6 :全诗的总结。赞美(讴歌)朗读第 1 节诗25/3/6 1 、“我”指代谁?“你”又指代谁?为什么把“你”称作“我的……朋友”? “ 我”是指诗人自己。“你”是指空气。 诗歌以“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 友,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 诉说和直抒胸臆。2 、诗人总括了空气那些特点? 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难寻踪迹。25/3/6  你觉得第 2 节中,哪个字用的巧妙?为什么?动词“沉”字用的巧妙。这两个字写出了黑暗之深,孤独之深和‘我“被黑暗孤独包围的绝望。 第 2——5 节,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空气?25/3/6  2 、助我战胜黑暗、孤独 3 、给我生存的力量 4 、给我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 5 、给我美好的希望。 第 2——5 节,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空气?25/3/6 全诗的总结; 再一次强调了“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前后呼应,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 第 6 节诗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5/3/6 诗人为自己所需要表达的感情寻找一个对应物,这个对应物可以是外界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虚幻的形象。他不是把感情融入对应物,一般也不去着力地描写对应物,只是向对应物抒情、发议论,或者让对应物为他代言胸中之情。象征手法 :25/3/6  在这首诗中所赞颂的空气,有人说它象征着友谊,有人说它象征着理想,有人说它象征着信念,更有人说它象征着真理,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无处不在的东西呢?谈谈你的发现。课后习题:25/3/6 小结 这首抒情诗对空气进行讴歌,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25/3/6 作业: 1 、预习第 8 课 2 、完成练习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致空气》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