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一节 建设规模第二节项目构成第三章学校布局、选址与校园规划第一节学校布局第二节学校选址第三节学校总体规划第四章建设用地指标第五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二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第三节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第四节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第六章校舍主要建设标准附录一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各类用房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表附录二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实验室平面布置示意图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和建设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贯彻实施,为了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适应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是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决策、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各有关部门对学校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监督、检查、评估的尺度。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主要适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和建设。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标准应为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的基本标准。第四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校舍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应确保师生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还应为周边地区发挥临时紧急避难的重要作用。第五条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一定要先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并经各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建设。由于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都不大,包含的单项工程项日也不多,为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群体建筑造型的统一性,应按规划指标一次进行校园规划。如确有困难时,其规划设计要便于分期实施。同时,还应重视学校环境与原有设施配套,贯彻节约资源原则。 第六条 本建设标准是针对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管理、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制定的,对各类用房的配置、校舍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指标、校舍主要建筑标准等有关内容的规定,都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该建筑标准是全国统一标准,只能对学校建设中涉及的基本内容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规定。而各地情况差异又很大,因此,农村普通中小学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及地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