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牺牲德国苏联祸水东引纵容签定《苏德互不侵犯约》慕尼黑会 议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一、慕尼黑阴谋—绥靖顶峰 1 、背景( 1 )德国的领土要求 ( 2 )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2 、时间: 1938 年 9 月 3 、内容: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 、影响:( 1 )暴露英法的软弱,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 2 )德国增强了军事和经济实力,在战略上处于更 加有利的地位,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 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8. ),解除了德国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 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 年 8 月 23 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德国英 法苏 联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以沉重打击。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3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0年 8 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苏 联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 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历史原因:德、日对“凡 --- 华”体系的仇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 1929 年~ 1933 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