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导入新课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特别是《沁园春 长沙》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选编的 4 首中国诗词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与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第一单元单元综述 这 4 首诗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 长沙》表达了革命的豪情; 《雨巷》表达了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 《再别康桥》表达了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体现了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湘江美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雨 巷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再别康桥康河的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大堰河——我的保姆劳碌了一生的母亲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题目介绍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沁园 1. 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2. 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词 3. 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游泳”等 4. 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 · 咏梅》 5. 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6. 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1. 忆江南( 3 、 5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 忆秦娥( 3 、 7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3. 念奴娇( 4 、 3 ) 大江东去,浪淘尽。 4. 沁园春( 4 、 4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常见词牌前两句的字数 这首词作于1925 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写作背景 毛泽东从 1911 至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