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第一节 质 量教学目的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 1 把,大铁钉 1 个,托盘天平 1 台、砝码 1 盒。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板书:一、质量)二、讲新课1.质量(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2.质量的单位(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出示:1 分米 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 1 千克。请学生看课本图 7—l“国际千克原器”。(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板书:1 吨=103千克、1 千克=103克、1 克=103毫克)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板书:大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