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与生活真正牵手林西县大井寄宿制小学 毛海欣 语文教学中,一提到习作,很多学生就头痛。习作敷衍了事,胡编乱造,篇幅短小,抄写工具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一旦写好人好事,不是写搀扶盲人过街,就是拾金不昧;一写喜欢的一个人,就写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缺少创意和个性,毫无新颖。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就得不到提高。致使小学生习作“失真”现象一直无法杜绝。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所以说生活是习作之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要达到这种水平,要引导学生习作从生活入手,结合《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习作教学,提出几点引导学生“写真话,吐真情”的建议。一、观察生活,练说练写。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入手。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他们大多充而不闻、视而不见,作文时往往勾不起回忆。可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习作的重要一环。 如在《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习作教学中,我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首先我谈话激趣,进入情境,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表情,人的表情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你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件令你高兴的、气愤的、后悔的、伤心的……事,把它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孩子们顿时激情高昂、口若悬河,纷纷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其实每个人讲起自己的事来都会没完没了,都会给他人讲自己觉得最开心、最痛苦、最有意义,甚至一件别人看起来似乎很无聊的事,这些都逃不过一个“真”字,更离不开生活。在说过之后,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件事,写一写,自拟题目,毫无拘束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二、体验生活,吐露真情 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明明做了同一件事,有的写得很有真情实感,有的却写得干巴巴的不感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事情写具体,草草几笔概括了事,这样的文章岂能感人?如在习作教学中,我就请孩子们一定要把事情说具体,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说清楚并做到详略得当。但如果没有了这些,文章就显得苍白,显得呆滞。所以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