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后反思林艳丽 今天是 2015 年 5 月 5 日,上午的第一节课,我们低年级组所有的数学教师又听了我的集体备课《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这是我继 4 月 29 日本课时的第二次授课。下面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感想,望老师们给予指导和帮助。当然,我的设计是以课标和数学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为依据的。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意见。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要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用除法竖式表示出来;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对比、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摆正方形”中,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整个环节,我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第一次授课前,宋主任带领我们进行了集体研讨。大家就我在教学设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有安排不合理的地方都给予了可取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虚心采纳了。比如:1、教学例 1 时,“出示的 6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和“出示的 7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这一对比的摆法和对比的算式,开始预设时,我觉得孩子们对于 6 个和 7 个草莓都会很快的摆好,可是,课上真正操作时却因为盘子的盘底小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今天复讲时,我要求孩子不用盘子,而是在黑板上画好3 个盘子,由孩子来摆,确实节省了时间。2、因为每学习一个新知都要进行一个练习,所以,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后,我领孩子们及时做了练习,巩固了新知。这也是研讨时的一致意见。3、在学习例 2 时,主要让孩子们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及概括出“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在这个环节中,我个人的设计是:“各组的孩子准备不同的小棒,摆的结果和算式也不一样。先让孩子们自己用 8 根、9 根、10 根和 11根小棒摆正方形;摆好后汇报给小组长,组长填好表单并汇报。12 根小棒,可以与 4 根吗?接下来请孩子猜想 13 根、14 根和 15 根有会怎样呢?余几根小棒?”从所列算式中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发现?集体研讨时,老师们给我的建议是:每组的孩子都摆,第一二大组,每组的 4 个孩子分别摆 8 根、9 根、10 根和 11 根;第三四大组,每小组的孩子都摆 12 至 15 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