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税收管理计划 一、管理目标 1、调查研究辖区内行业概况和行业动态,发现税收风险点; 2、规范行业税收运行,提高行业纳税遵从度; 3、掌握行业税源和税收情况,使税源与税收相近,促进行业内税负公平; 4、建立优化行业监控预警指标,提高行业税收管理效率和深度。 二、行业分工: a:房产企业管理 b:批发业 c:纺织服装、服饰业 d:通用设备制造业 e:化学纤维制造业 f:纺织业 g:金属制品业 三、阶段性安排及工作要求: 1、行业管理前期分析阶段。主要整理行业户籍资料,收集20XX 年及前期税收征管资料,建立行业监管数据库,掌握行业基本情况,包括户数、经济总量、税收规模等,归纳行业发展趋势,完成前期行业分析报告。预计 3 月中旬完成。 分析报告按照模板格式写作,要求分税种掌握总体情况,以有效方式进行行业风险识别和排序,筛选重点企业和异常企业,提出管理思路。确定行业重点企业,包括销售权重企业和入库税源重点企业,其中销售排序优于税收排序,可取前十位;筛选异常企业,可按低税负、弹性异常或自定义风险指标进行排序确定,也可进行项目化异常分析,如融资性风险、发票开具风险等。 2、行业管理中期调查阶段。对行业重点企业,即使无疑点,也应作为监控对象,要求每年至少到户巡查一次,填写巡查记录;对疑点企业及异常企业统一实施纳税提醒,提醒函要列明问题疑点,要求企业书面回复,并附报会计资料和依据,疑点解释不清或自查补税不足的,可递进至纳税评估。 计划按季度召开交流分析会,由各管理员简要汇报行业管理中的前期疑点分析情况、异常企业调查应对情况及下一阶段第 1 页 共 3 页工作重点,共同讨论复杂疑问情况和应对处理方法。 异常企业须有调查结论(疑点可以排除,但需充分理由)。风险应对处理和结论,应由集体讨论决定。 3、行业管理后期总结阶段:总结行业管理成效,归纳行业管理经验,修正行业监管指标,形成行业税收管理制度。总结报告应包括:行业基本情况、行业风险分析、行业风险应对、征管措施及建议等。 20XX 年行业管理的目标任务是补税 300 万元,将按照 20XX年四股考核标准,从行业分析质量、管理成效(补税金额、调查户数等)、措施进度等方面对各行业管理员进行加减分的考核评比。 四、管理方法: 1、了解行业基本面,掌握纳税人信息。首先是税源户籍要管住,其次是行业信息要掌控。要求掌握行业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分析行业监管关键节点,找准日常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