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悲剧美》【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音乐的欣赏,能够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从而珍惜现今的和平生活。2. 了解《辛德勒名单》的配乐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3. 能够认真聆听《一个华沙辛存者》和歌曲《松花江上》 ,学会分析悲剧美的乐曲并且感受作品中表现的音乐意境。【教学重点和难点】:1. 能够理解并且分析《一个华沙幸存者》,这首 20 世纪现代的音乐作品。2. 通过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能够用声音表现出悲剧美的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舞蹈—即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作为伴奏的舞蹈,让学生谈谈配乐以及舞蹈带来的感受。2.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引出本课的课题—悲剧美。二、欣赏悲剧美的音乐1.通过分析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几个重要形象,来痛述二战给人们带来的悲痛。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美术作品引入本课的线索二战这一主题。2.赏析影片《辛德勒的名单》(1)简单介绍《辛德勒名单》的剧情。(2)欣赏影片中的配乐《童声合唱》,分析演唱形式及音乐的表现意境。(3)观看片段一:(纳粹血洗犹太社区时, 整个社区一片混乱, 血腥的屠杀画面激烈、 动荡, 充满残酷、 悲怆的气息。 而画外配音却是优美动人的钢琴伴奏下纯洁的童声合唱, 配合着银幕上混乱人群中唯一的彩色形象, 一个身穿暗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女孩在极度悲痛中盲目走向画面深处……)思考:插曲《童声合唱》,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音画对位的艺术处理剥夺了祥和曲调应有的优美感, 轻柔的声音这时仿佛变成魔鬼的咒语,令人毛骨悚然,突破了音乐尾随画面的一般处理,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寓意性和深刻性。)(3)观看片段二:简单的介绍剧情。(运送尸体的犹太人、发疯的德国军官、以及辛德勒)思考:插曲唱诗班的《安魂曲》,先分析,再总结。(4)观看片段三:(影片末尾,阳光之下,成群结队的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祭扫辛德勒时,主题音乐再次完整出现。)思考:《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教师总结(小提琴如泣如诉、委婉动人的旋律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忧伤的 情绪,表达了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并且人们总是会去怀念热爱和平的人。)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影视作品,初步体会悲剧美作品的内涵。3. 欣赏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1)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