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演讲高手 快慢有节 如果经常听歌的朋友,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对比起饶舌、rap 类歌曲,可能会更喜欢听抒情歌曲、古典音乐。曾经年少、个性张扬,会觉得前者很酷,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往往就更偏向于后者。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是前者太吵,第二是音乐节奏太快,第三是说唱者不断哼哈、没有停歇。演讲亦是如此,对比起一直啪啦啪啦、像机关枪那样说个不停,我们更愿意去听那些有缓有急、节奏分明的演讲。 在台上的演讲者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演讲语速过快的问题,比如他可能太紧张了所以讲得很快,可能他平常的语速也是这样,习惯了,也有可能是怕忘记,所以一直在背稿。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到了台下,就应该注意调整和练习。那么怎么样才可以避免语速过快、缺乏节奏控制的问题呢。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世间很多事物其实是可以相通的。还不懂掌握节奏,建议各位可以多听听歌,去听那些歌曲的节奏、停顿以及词意、情感的配合,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听得多了,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会对节奏有些感觉。再者,平常可以多朗诵诗词,古代、现代的都可以。之前我说到演讲不同于朗诵,但演讲可以兼具朗诵时的节奏、情感。如果你是新手小白,那么可以先写演讲稿,写完之后一边念一边理解词句涵义,悲伤、沉重的地方放慢语速,快乐、激动的句子则加快,多念几遍也会念出感觉来。在台上演讲时,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多停顿,每讲完一个观点或故事就停顿一下,哪怕当中说得很快,只要前后之间有停顿,也会显得整篇演讲有节奏。 手势动作 演讲,就是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的结合,讲为主、演为辅,因为有了表情、肢体动作的配合而使得整篇演讲更加精彩。但现实是,很多人只知道讲,却不知道演,站在台上就像木桩一样,全程站定,但手势动作缺乏。一般来说,最高级的演讲形式,双手是不拿麦的、自由活动的,比如像马云,他就很喜欢戴耳麦,释放双手、有规律地走动。这样的演讲对于个人的演第 1 页 共 3 页讲经验、现场掌控能力要求会很高。更多人是会用一只手拿着话筒进行演讲,这时候另一个手就非常重要。我形容的像个木桩一样,主要是指一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僵硬地像站军姿那样五指并拢、紧贴大腿,从头到尾都那样,没有变动。我不管是主持还是演讲,右手拿话筒,我的左手一定会跟着我说话的语调、情绪浮动。 手势动作的最佳黄金区域,是在腰部以上、肩部以下,这个范围既不会太封闭,也不会太开放。而当讲到特别激昂或者演讲最后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