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双联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乡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79个村民小组、13256人。20XX年10月26日,**乡人大进行换届,依法选举产生县、乡人大代表53名(其中:乡代表50名,县代表7名)根据地理位置和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把50名乡人大代表划分为14个代表活动小组。乡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一个,工作室实现“五有”即有专属场地、有必要设备、有完善制度、有工作安排、有实际成效。村建立14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为中心,以村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之家为小组单元,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联络点为触角的“水母体系”联系群众工作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全乡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贴近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广泛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服务发展、构建和谐的积极作用。二、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主要做法人大代表保持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密切联系,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行的义务和职责;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是畅通民主渠道,搭建沟通桥梁;是了解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维护人民利益必要的人大工作平台和载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精神XX县区人大《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全乡人大代表开展“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选民”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以“两层联系,双向知情”(即乡人大主席团组成人员要密切联系代表,代表要广泛联系选民;乡人大创造条件让代表更加全面的了解政情信息,代表通过广泛联系选民更加广泛的了解民情信息)为中心内容,对代表联系选民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抓好“四个结合”。一是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推进发展相结合。人大代表深入到各自选区开展城乡同建同治规划建设、农村产业发展、重点第1页共4页工程项目建设等现场视察,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听取选民意见,提出了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2条。12条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办结1件,5件正在实施,2件列入计划,4件正在交办,有力地助推了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二是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人大代表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开展接访、走访座谈,面对面听取选民诉求,细心耐心化解选民矛盾纠纷,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尽力将问题处理在基层,将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多件次,预防群体性越级上访3批次50余人次。确保了全乡社会和谐稳定,全乡范围内无一起越级上访和集访事件,无一起群体性械斗事件、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三是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帮扶贫困群众相结合。每位人大代表密切联系3-5户选民,全乡人大代表共与216户村民结成联系帮扶对子。积极深入选区所联系户座谈走访,与困难家庭结对子,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急所需,为他们送政策、送科技、送法律、送项目、送物资、送资金,为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人大代表组织村民技术培训5次148人次,扶持种养大户。发送救灾大米10000多斤。四是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主动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关注民生,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动员代表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率先行动,亮身份、亮承诺、亮实招,比作风、比实干、比成效,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建议和积极参与下,今年以来,全乡已建成两个同建同治示范村庄,完成了街道的亮化,硬化了全乡15多公里村级道路,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洒水车1辆,新建垃圾焚烧炉1个,新建人畜饮水工程3处,解决了12000多群众安全饮水困难问题,进一步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生活,大力培植支柱农业产业,狠抓了以烟叶,生猪及小家禽为主的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农民工讨回农民工工资50多万,第2页共4页通过人大代表的呼吁,督促职能部门的落实,群众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