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概览 1931 年 9 月至 1945 年 8 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矛盾。这一时期,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进行了由局部到全面的抗战,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 本课的学习目标 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逃难的中国民众结合地图: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东北军驻地) 从以下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什么政策?事变前: “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事变后: “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不抵抗 阅读材料: 1931 年 8 月 22 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亦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问蒋介石执行什么样对内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事变名称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结果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沈阳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一、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界的反应 1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共派杨靖宇等组织了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张学良杨虎城 “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1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杨发动这一事件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阅读材料原因( 1 )日本步步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2 )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目的:停止内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 下一页下一页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共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爆发以后的复杂形势: 西安事变引起了各派的强烈反响: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支持和平解决。担心亲日派掌权日本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