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词鉴赏要诀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因为诗涉历史,所以在鉴赏时难度较大,对于中学生而言,不掌握一定的鉴赏诀窍,回答起问题来肯定会搔首踟蹰,不知从和何说起,怎样落笔。 首先首先 ,, 要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要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的区别。的区别。1.1. 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历史,对历史的处理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历史,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比如:李商隐的《贾生》,与史实就颇有出入,比如:李商隐的《贾生》,与史实就颇有出入,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谊,贾谊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谊,贾谊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诗人只是抓住“问鬼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诗人只是抓住“问鬼神”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神”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发挥,以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发挥,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 2.2. 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史论,如: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史论,如:11 课本中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对课本中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对王昭君的评说则明显带有史论的性质,得出王昭君的评说则明显带有史论的性质,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好这一结论,这对搞好民族和亲政策比战争好这一结论,这对搞好民族团结颇有意义;团结颇有意义;22 杜甫的《咏怀古迹(三)》只是借写昭君杜甫的《咏怀古迹(三)》只是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其间有霄壤之别。其间有霄壤之别。 练习:练习: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