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 1923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 岁讨饭, 10 岁给地主放牛, 15 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60 年 3 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执教者:李铁龙 看一看 铁人王进喜到底有什么样的伤痛?此时你想对铁人王进喜说些什么?想一想 带伤勇跳泥浆池 面对井喷,王进喜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 等你调来重晶石粉,钻机早就掉到地球里去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扑通”一声跳进泥浆池里,手划脚蹬地搅拌起泥浆来。 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搏斗,终于制服了井喷。这时王进喜已经筋疲力尽,伤腿上的绷带、纱布早已不知去向,伤口被碱性很强的泥浆浸泡冲刷得血肉模糊,刚被扶出泥浆池就昏倒在地上。讲一讲 井喷压住以后,井越打越顺, 1205 队只用 4 天时间就打完了第二口井,并创造了日进 535 米的当时战区最高纪录。 演一演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面对幸福的生活,我们小学生如何发扬铁人的这种精神? 新时期的铁人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37 年出生,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 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请缨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40 多年来,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坚守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信念,全身心地投入油田地质开发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油田 8 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 40 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特别是油田开采进入中晚期后的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总结评价: 我们生活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即便面对突发的危险,也不倡导我们去献身,但是我们从小要学会坚强、勇敢,对于自己该做的事,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 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矛盾。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