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就未来一、背景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人人要终身受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甚至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因此,受教育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甚至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辍学,没有认识到受教育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其次,从心理发展阶段看,初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使他们难以正确的行使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正确理解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案例描述我在对思想品德专题“教育成就未来一课”进行教学时,打破教材内容,设计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课间 10 分钟多媒体播放歌曲《读书郎》,(一)新课导入部分我首先创设了情境、明确了目标,多媒体播放《放牛娃》的故事,山区里的放牛娃和同是从小放牛的航天英雄聂海胜----展示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让学生思考:“靠放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这样的设置可以直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二)新课教学:1、我运用讨论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提问:“教育的含义是什么?”直接引出教育的含义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其次,通过学生阅读分析笛福的来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分析不接受教育对个人意味着什么?再次,请学生讲述在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知识改变命运”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最后,组织学生依据材料分组讨论:“这些材料分别反映了教育的什么作用?”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贡献社会。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依据这一理念,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材料。学生收集材料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为他们要对材料进行阅读、思考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材料,这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一个提高,同时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