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2 页例 1 及练习十一第 1---3 题;《长江作业》第 28 页。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理解平均数: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 6 颗,妹妹 4 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 5 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大家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不,我们三(3)班的同学最近在利用课余时间来收集矿泉水瓶,同学们请看,这是咱班环保小组收集的,可真不少呀!2、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ppt2)3..出示统计图:(ppt3)引导学生收集信息。4.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 13 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 13 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14+12+11+15)÷ 4三、巩固训练 总数量 ÷ 总份数1.三(4)班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亮收集 13 个,肖明收集 15 个,李莉收集8 个,小华收集了 10 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选择:(1)3 月 12 日是植树节,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栽树,第一天栽了 156 棵,第二天上午栽了81 棵,下午栽了 75 棵,第三天栽了 168 棵。问:平均每天栽多少棵树?(2)三年级也参加了植树活动,一班和二班各植了 18 棵,三班和四班共植树 40 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3. 我班有四位“小雷锋”为灾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了学习用品,左欣语捐 15 件,乙张俊辉了 12 件,罗钰捐了 18 件,张玉婷捐了 20 件,平均每位同学捐学习用品多少件?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1.上交作业:完成练习十一第 2 题。2、课外:《课堂作业本》第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