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中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关于新的教学方法的阐述 中国的教育理论界介绍了为数不少的国外现代的教育理论,如来自德国的范例教学论和柏林学派的教学理论等等,而涉及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则比较有限。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本课题选定了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和行为导向法作为阐述的对象。 1.四步教学法 四步教学法以对某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第一步,讲解。首先,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以便根据他们的情况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然后,教师通过演示某器械的功能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引入教学的主题——如器械的安装或制作。在这一步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动机。 第二步,示范。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即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从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如何操作。 第三步,模仿。在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已做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 第四步,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这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 在四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教学样式教授教学内容,不过随着教学环节的延展,教师也采用评价、教学对话等共同解决型的教学样式。教学的组织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让学生环绕在自己周围,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示范动作和过程,可以借助于静态或动态的直观教学技术,如模型、绘图、现场参观、演示实验等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学生学的活动更多的是受纳性的,学生主要通过倾听、观察、模仿、练习等形式展开学习。 2.引导提示法 引导提示法是 70 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关键能力”的概念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可以理解为“职业性和跨学科的能力,并且补充了职业性的资格”,并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组织能力。包括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任务的实施要准时精确,有良好的协调技巧等; ——自主性和责任感。包括会思考,为人可靠,行事慎重,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