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小说阅读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分类按篇幅长短: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情节、环境 1.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特征。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在具体事件中采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实现的,可概括介绍,也可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可正面 ( 直接 ) 描写,也可侧面 ( 间接 ) 描写。 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2.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 是小说中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它在作品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构成: 在小说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3. 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生存的土壤,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情,甚至人的性格及精神品质。 构成: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人际关系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地理风貌等 作用: (1) 社会环境:①为人物的出场或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② 渲染……的气氛;③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2) 自然环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人物……的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的主题。【典例一】(2012· 福州中考 ) 阅读下文,完成 1 ~ 5 题。点燃一个冬天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儿煤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