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内容摘要 转化学困生是面向全体,建立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就郊区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有效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因 策略 郊区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 我们所在郊区的小学英语开设较早,但小学英语教师大多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几年前是城里小学开了英语,很多农村小学根本就没开这门学科,而我们学校就处在城乡结合处,所收的学生城乡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初一的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有的学过了,有的一点没学,可是,我们的教学又有时间限制,不可能把小学的课本拿来重学一遍,虽然有预备教材,那只是把小学四年的英语知识进行了贯穿和整合。因此,很多没学过英语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领悟能力高的,又能吃苦耐劳的学生能很快赶上来,但是,有些对语言不太敏感的又怕吃苦的孩子就很难跟的上了,越落越多,最终导致信心全无,到了初三可不就是听天书了? 一、主观原因 1.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学习状态。主要表现为对英语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 有的同学虽然学了几年英语,但总是入不了门,面对一次次的英语考试不及格或考得不理想,遭受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之后,养成了习惯性的“失败感”、“自卑感”,形成了“我不如人”的心理定势,对英语学习由难学到怕学再到厌学进而弃学,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自信心。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更是英语学困生的学好英语的一大障碍。学英语是离不开口的,要大胆开口,不怕说错。英语学困生往往性格内向、胆小,没有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此外,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要背单词和对话,对语言要有一定的积累。但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生活懒散,自制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不会读、听不懂,词汇难背,句型难记,逐渐的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困生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特别是郊区,由于征地,占房使学生家庭在一夜之间“暴富”,使得他们认为读书无用而无心学习。他们的这种心态到了初三显得尤为突出,由此也造成了他们成为英语学困生。另一方面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含弃的角落,导致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以致于对同学老师缺乏信任,自觉地成了学习圈外的人。刚刚升入初中的新生们没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