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各门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加强。特别是这门学科中的作文,是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人格,这就更不能忽视。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而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即作文能力的素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是由一二年级的写话上升为写作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关,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厌恶作文。所以首先要培养 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对初学作文的学生不要急于要求他们动笔,而是找一些简单动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完后再要求学生复述。学生能准确、熟练地复述后,再让他们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一定较完整,教师在批改中写一些鼓励性的语句,使学生轻易地过了作文难写的心理关,从而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会随时出现打退堂鼓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随时加以辅导。例如: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不够,教师针对这一点应该告诉学生,作文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有意义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即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帮助他们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当学生们学会了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后,自然就形成了写作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方法 时下,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要积累好材料,只要购买一些《优秀的作文选》等作文书来阅读,模仿就可以了。其实,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当然,作文材料的积累是离不开对一些好书籍的阅读和仿写。但我认为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最根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的积累 学生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具备写作的基本功,即是作文时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认识更多的字,积累更多的词汇,熟记更多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就能写好文章。这就如做饭,要做好一顿饭,首先要购置柴米、炊具一样。那么,对那些词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主要是通过阅读、摘录。即是阅读一些有用书籍,把书中那些优秀的字词句摘录下来,作文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充分选用。 (二)生活的积累 光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