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勿把公权当私器VIP免费

勿把公权当私器_第1页
1/2
勿把公权当私器_第2页
2/2
勿把公权当私器 日前,一则消息引发关注:四川泸定县泸桥镇押卓庄子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朱洪华利用职务便利,5 次挪用扶贫资金用于个人开支,其中挪用金额最高一次达 12 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追究刑事责任。据村民回忆,朱洪华曾是一名苦干实干的干部,10 年前,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朱洪华主动挑起修建公路的重任,从县扶贫办争取到 40 万元公路建设资金,修建 7 公里公路,基本解决了该村不通公路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然而,面对工作成绩,他开始骄傲自大,把修公路当成个人功劳,经常在村民面前炫耀说:“如果没有我,你们还在当牛做马。”在 2008 年至 2014 年的 6 年间,他多次挪用扶贫款,被群众联名举报。 朱洪华从苦干实干、群众认可的好干部,堕落为严重违纪违法的阶下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错将手中的公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器。在他看来,村里之所以能通公路全是靠他自己的功劳,却没考虑到,他争取来的 40 万元公路建设资金是国家划拨的,他成为基层干部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他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时候,群众就愿意让这样的干部代表自己行使公权力;当他肆无忌惮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的时候,群众自然不会答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应该做到、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做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党员干部不能有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要求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谋事干事,分清“公”“私”的界限,在行使公权力时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夹带私心杂念,不能误将公权与私利混为一谈,甚至以权谋私。 古人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共产党人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就要始终做到公家的东西,一分一厘都不能占有;公共的权力,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清楚地分开“公”与“私”,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根本底线,是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的重要阀门。实践证明,“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党员干部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解决好了,才能拥有坚定的党性,才能正确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谁、服务于谁,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不至于在成绩面前过度膨胀、忘记了人民的嘱托、付出沉重的代价。 党的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勿把公权当私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