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次词话》微课说明 《人间词话十则》是选修教材《经典研读》的一章,所涉及的点比较多,如,什么是境界,什么是写境和造境,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以及为很多人所喜爱的人生之三境界。王国维先生借用古人词句翻出新意特别精彩!很多老师都会在高中的第一堂课就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在求学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所以很有作微课的价值。 下面就是微课制作的脚本。王国维在人间三境界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在这里,他借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来表达为学成大事业的人必经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来自晏殊的《蝶恋花》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描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志存高远,广泛涉猎,有所追求,有目标,耐得住寂寞孤独。同时要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第二境界来自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王国维以此比喻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第三境界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叙写的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