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VIP免费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1905-1950) 戴望舒全家照 作者简介 : 戴望舒 (1905-1950) ,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祖籍南京。 1923 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 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42 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酷刑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1929 年 4 月,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 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 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5 年春回国。1936 年 10 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 1938 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 . 星岛》副刊。 1939 年和艾青主编《顶点》。 1941 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 年 6 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1941 年 12 月报 15 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日占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志士。 1942 年春,戴望舒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折磨,但他并未屈服,在狱中,他写下了几首诗,本文就是其中之一。 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2)• 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等。早期诗歌多抒写个人的哀愁,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抗日战争后,诗风大变,《我用残损的手掌》《狱中题壁》等诗,意象鲜明、感情强烈,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锦幛( zhàng ) 荇( xìng )藻 蓬蒿( hāo )蝼( lóu )蚁 憔悴( qiáo ) 灰烬( jìn )锦幛——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憔悴——形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P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