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 1037—11011037—1101 )) 字字 ________ ,号,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朝代)四川眉山人,(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与其父 __________ 、其弟、其弟 __________ ,,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大 家”之一。 子瞻子瞻东坡居士东坡居士北宋北宋苏洵苏洵苏辙苏辙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本文写于元丰六年(( 10831083 年),当时,作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承天寺承天寺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承天寺甬道甬道承天寺承天寺庑庑廊廊陀罗尼经幢陀罗尼经幢(宋)(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自由朗读,大声朗读,要求自由朗读,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遂/至承天寺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感受。何谓何谓闲人闲人??1 、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政治生活清闲之人。2 、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