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和他的父亲陈强 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着主要作用。 蛋白质染色体DNA 资料分析:( 05 江苏)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 )实验 1 :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 % ): DNA 含 36.5 , RNA含 9.6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含47.9 ,类脂和钙等含 6.0 。由此可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DNA蛋白质遗传物质?证据?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直接证据1928 年 格里菲斯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44 年 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953 年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间接证据小结结论课外阅读 48 页小资料 直接证据一、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肺炎双球菌和小鼠菌落粗糙 (rough) 无荚膜R 型细菌菌落光滑 (smooth) 有荚膜S 型细菌两种肺炎双球菌 [ 实验原理 ]S 型肺炎双球菌使老鼠患败血症死亡, R 型菌不致死 .(因为 S 细菌有荚膜,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实验步骤 ]1 、将 R 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说明 R 菌不致死,无毒。直接证据一段时间后 2 、将 S 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说明: S 菌使小鼠致死,有毒性。3 、将加热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说明: S 菌死亡后失去毒性,不致死。 4 、将无毒的 R 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分离出 S 活菌。为什么? 有人认为, S 型细菌复活(假设1 )有人认为,部分 R 型细菌转化为 S细菌(假设 2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 ?将加热杀死的 S 细菌破碎和 R 型细菌混合后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如果小鼠死亡可以否定假设 1 结论: 已经加热杀死的已经加热杀死的 SS 型细菌中必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转化因子。转化因子是什么呢?R 活菌 S 活菌+S 死细菌转化(有毒有荚膜) S 型活细菌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分别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RRRRSRS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 和 DNA 水解酶R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艾弗里 1952 年赫尔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