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上半年工作要点总结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支持下,**镇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半年工作及下步打算总结汇报如下: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保持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以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总量上规模,成为滇川两省、三县一区结合部的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卫生中心镇”的预期目标,狠抓“三个重点”(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群众素质),实施“七大产业”(畜牧、烤烟、蔬菜、林果、优质米、旅游、劳务输出),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上半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7466.27万元,占全年计划数的58%;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949.3万元,占全年计划数的62.18%;地方财政收入达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初步测算达890元。(一)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增收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发展结构链。种植业。以优质米、烤烟、蔬菜、瓜果为主。上半年,完成大春作物播种68990亩,占计划数的118.5%(优质水稻16905亩,玉米6510亩,薯类14640亩,杂粮330亩);小春作物播种38805亩,占计划数的123.19%;经济作物种植30605亩,占计划数的124.9%(烤烟6500亩、花生3000亩,蔬菜21105亩)。同时,抓好科技推广(旱育秧406亩,软塑盘育秧65万盘;蔬菜优良品种推广20XX亩;土壤测土配方施肥6000亩;水稻新品种推广1.56万亩等)和样板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优质米、盐水石榴、小春洋芋三个万亩基地。养殖业。紧随市场进行调节养殖,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第1页共9页导向、在搞活流通上下苦功,走大户带动、典型引导的路子。今年以肉牛、生猪养殖为主。一是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目前,完成猪种改良2480窝,占全年计划数的51.7%;牛种改良1450头,占计划数的60%;肉羊杂交改良726只,占计划数的51.8%;马匹改良396匹,占计划数的52.8%。二是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养殖。按照“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思路,推动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零星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目前,已在则补村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2个。三是走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畜牧业的路子。目前已培育存栏、出栏20头以上肉猪养殖户264户,肉牛存栏30头、出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21户,肉羊存栏100只、出栏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4户。上半年,完成生猪存栏34656头,占计划数的77.8%,出栏36264头,占计划数的46.9%;牛存栏9330头,占计划数的93.3%,出栏2428头,占计划数的38%;羊存栏7738只,占计划数的69.7%,出栏6694只,占计划数的53.4%。旅游业。围绕“田园风光、生态旅游”的战略定位,抓住娜姑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等优势,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开拓大市场”的思想,走市场化运作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目前,已由鼎业集团对白雾村重新进行了高起点、高品位的规划,并计划投资490万元对白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进行开发建设。(二)狠抓扶贫工作,加快了群众脱贫步伐。锁定贫困人口不放松,将扶贫开发写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长期不懈地抓。一是抓住“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实施的良好机遇,争取项目在乐里、牛泥塘、发基卡三个村启动建设。工程中,细化实施方案,推行“领导包村、部门包项目、驻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全力抓建设。共投入1033.33万元资金,实施了改房、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厩、改地,建沼气、建文化广场、建卫生室、建活动室、建综治室,栽经济林、栽行道树等项目。目前,乐里村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在3月份成功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牛泥塘、发基卡村7月第2页共9页底可全面完成。通过工程的实施,3个村12815名群众得到实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摘弃贫困帽子。二是抓好小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