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种事实和观点,也是一种思想和精神,还是一种方法和工具。赫尔巴特说:“我不把科学视为一副眼镜,而把它看作眼睛,而且是一只用来观察各种事情的眼睛。” “ 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使品格伟大崇高的知识是这样一种知识,它改变每一方面的直觉经验。” “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将减少,因为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之中。” 以好色之心好学,以爱己之心爱人。 一、 追问教育目的 , 提升教育哲学二、 跨学科学习 : 必要与可能三、教师的专业性向与优质教学 一、追问教育目的 , 提升教育哲学 ① 反思识别自己的教育和管理实践。 ② 冲破熟悉的束缚,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特征:根深蒂固;自我感觉良好;有改善的必要。 ③ 避免集体共识带来的理智的停滞。 ④ 把思想始终定位在社会情境之中。 牛津大学培养了那么多的首相,它有一句话:“导师在学生面前‘喷烟’,直到把学生心里的火把点燃。”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它既不叫学院,也不叫大学,它叫学校,我们最看不起的名字,他却把它保留下来了,不愿意改,但他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他的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 哈佛大学校长在 350 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首先,他承认进入哈佛大学的每一个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务就是让他们都发光。 英国人安德鲁 · 怀尔斯 1985 年在普林斯顿升为正教授后,九年里基本上没有写出文章。从校长到教研组长,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 , 也不管他在做什么。九年以后,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 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 约翰 · 纳什患精神病 30 多年,他生病后,普林斯顿还是把他从 MIT 请过来,给他温暖。他的家人和同事对他无比关怀。三十年后,奇迹发生,他身体恢复, 1994 年拿了诺奖。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魅力!纳什的故事被写成小说《美丽心灵》,拍成电影,拿了奥斯卡奖。所以,有大师还必须有大爱,在一流大学,应该到处可见美丽的心灵。 全人发展目标 心智的培养 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 说理的法则而非权力的法则 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 美国小学生守则与制度建设 1. 每次都礼貌地称呼老师,如“ x (姓)老师 /主任 /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