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案例分析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可以说无处不见,每一个人的生活要用到,学生的每一次学业测试占据相当大比重,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较多教师认为计算简单,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去训练,但学生的计算得分率总是不高,每次考试下来,不少老师都会抱怨,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失误等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既要重视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发展目标,这就为计算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教学呢?下面就班里两名学生的提高过程来谈谈我自己的体会吧!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胡东桦和张友琪, 男 ,13 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不理想。3、思想方面:缺乏进取心,贪玩,未能积极主动和同学交流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因素:①通过平时的练习,可看到他们计算出错,很多时候受到非智力因素影响,如:审题不认真,看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等;②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造成逆反心理。 三、教育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勤于动手,勤于动脑。为了提高他们的计算兴趣,课堂上出现较简单的计算时,我就有意识的叫他们口算回答或上黑板板演。由于题目简单他们经常都做对了,借此机会我就对他们大肆表扬,学生由此即提高了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树立对自己计算能力的信心。从此课堂上只要一出现计算,他们就会积极踊跃的要求发言或上黑板板演,在这样前提条件下我对他们计算能力提高有了信心,也为我下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方案实施做了铺垫。 于是我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对他们进行计算训练,题目由易到难,每天 10 道题的计算训练已成为他们的学习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于是我又教给他们建立错题卡片,叫他们把平时作业里和考试时的错题归类整理,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