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物理程序教学法资料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 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例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第 2 课时)长沙县实验中学 潘南军【学习目标】1.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2.应用动能定理解多过程问题【重点难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新知梳理】谈谈你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说明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和动能变化间的一种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3.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到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做功以及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4.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5.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合作共探 1】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如图所示,AB 为 1/4 圆弧轨道,半径为 R=0.8m,BC 是水平轨道,长 S=3m,BC 处的摩擦系数为 μ=1/15,今有质量 m=1kg 的物体,自 A 点从静止起下滑到 C 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 AB 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g=10m/s2)解析:mgR+Wf-μmgS=0 Wf=μmgS-mgR =-6J【思路感悟 1】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检测反馈 1】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 点.小球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 P 点缓慢地移动到 Q 点,如图所示,则力 F 所做的功为 ( ) A.mgLcosθ B.mgL(1-cosθ)C.FLcosθD.FLsinθ来源学科【合作共探 2】应用动能定理解多过程问题从离地面 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 k 倍,1探究式物理程序教学法资料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 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案例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求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思路感悟 2】本题中小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始终做负功,很容易求出空气阻力做的总功.依据各阶段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