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课一测 论语六则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积累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 (lún) 不亦说乎 (shuō) B.谥号 (yì) 人不知而愠(yùn) C.学而不思则罔(wǎng) 默而识之(shí) D.诲人不倦(huì) 敏而好学 (hào) 2.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温故而知新(理解、领会) B.可以为师矣(做) 敏而好学(敏捷) C.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默而识之(记,记住) D.诲人不倦(教导) 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 3.选择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的一项是( )。 A.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不亦君子乎?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有朋自远方来。 4.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 (2)学而不思则罔“ ”通“ ”,意思是 。 5.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学了并时常温习它) B.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C.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D.学而不厌(学习却从不厌烦)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语录体。 B.《论语》是孔子写的自己的言行的书。 C.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D.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 ① ,是以谓之‘文’也。” 子日:“ ② ,何有于我哉?”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 。” 7.默写文中画横线处所缺的句子。 ① , 。 ② , , 。 ③ 。 8.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 9.《<论语>六则》中,第一、二、三则主要谈了学习的 的问题;第四、五、六则主要谈了学习的 问题。 10.请你分别概括第一、二、三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11.请你从第四、五、六则中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D【点拨】A项“不亦说乎”中的“说”读yuè; B项“谥号”中的“谥”读shì;C项“默而识之”中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