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惯 性体验 惯性 活动 : 准备纸条、笔帽、铅笔、象棋棋子、直尺。活动 1: 把笔帽压在纸条一端 , 手拿另一端 , 用铅笔 ( 或手指 ) 迅速击打纸条的中间部位 , 观察纸条和笔帽的运动情况。活动 2: 把几个棋子摞起来 , 用直尺迅速击打靠下边的棋子 ,观察被击打棋子和上面棋子的运动情况。(1) 活动 1 中 , 纸条被抽出时纸条 , 压在纸条上的笔帽 。(2) 活动 2 中 , 下面的棋子受力后 , 受力棋子 , 上面的棋子 。提示 :(1) 运动 静止 (2) 运动 静止1. 什么是惯性 ?2. 如何分析惯性现象 ?3. 惯性有哪些应用 ?4. 惯性有哪些危害 ? 如何防止 ?探究 惯性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 , 思考以下问题 :1. 由活动 1 和 2 可以看出 , 物体都具有保持 的性质 , 在物理上 , 把这种性质称为 。提示 : 笔帽和上面的棋子原来是静止的 , 当与之接触的其他物体受力运动后 , 它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 在物理上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参考答案 :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惯性2. 如图所示 , 拨动簧片 , 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 , 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 拨动簧片 , 金属片被弹出时 , 小球没有飞出 ; 说明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 , 即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参考答案 : 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特性 , 即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3. 如图所示 , 载有木块的小车受阻停止运动 , 木块却飞离出去。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示 : 木块原来是随小车一起运动的 , 小车受阻停止运动 , 木块却飞离出去 , 这说明原来运动的物体 , 具有保持运动的特性 , 即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参考答案 : 运动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的特性 , 即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4. 我们拉一辆空车时 , 很容易让它从静止运动起来 , 而拉一辆满载货物的车 , 让它运动起来却很困难。由此可判断___________ ( 选填“空车”或“满载货物的车” ) 惯性大 , 由此可推断惯性的大小与 有关。提示 : 拉一辆空车时 , 很容易让它从静止运动起来 , 说明空车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 所以惯性小 , 拉一辆满载货物的车 , 让它运动起来很难 , 说明满载货物的车运动状态难改变 , 所以惯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