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新农合筹资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年以来,我县作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二批推广县之一,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为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工作平稳运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参合率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农民参合率实现了逐年稳步上升,2007 年农业人口参合 14.8 万人,参合率 92%;2008 年农业人口参合 12.7 万人,参合率达 95%;2009 年农业人口参合 12.3 万人,参合率达 96%。各级财政补贴逐年增高,2009 年中央、省、县级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贴 80 元,2010 年将提高到 120 元,报销补偿封顶线由 3 万元提高到 6 万元。随着筹资标准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平均补偿比从 2007 年的 32.8%提高到今年的 38.6%。 二是受益面逐年扩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07 年 1 月1 日至 2009 年 8 月 30 日,我县参合农民受益人数达 22.7 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 1877.63 万元,全县享受大额补偿 1 万元以上的有 100 人,达到 3 万元的有 3 人,报销补偿人次、人均补偿金额逐年增加。广大农村群众就医观念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发生了根本变化,“大病拖、小病扛”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就医后能及时得到医药费用补偿,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广大农民兄弟从新农合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通过不断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加强了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XX 县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投入资金 300 余万元购置设备 200 台(套),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现第 1 页 共 7 页有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和优化配置,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新农合管理逐步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在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特困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监管等方面探索了一些符合我县实际的运行管理机制,...